寶寶越乾淨越健康?兒科醫生:這5處地方不要洗得太乾淨,否則容易發炎生病

2019-01-04     匡彪堂     反饋

有些父母特別愛乾淨,看到孩子身上有些「髒」到地方,老想擦乾淨,尤其是新生兒。事實上,新生兒需要重點呵護,尤其是幾個看似髒,但相當脆弱到部位,更不能輕易擦拭,否則容易發炎生病。寶寶身體這5個部位,越髒越健康!媽媽千萬別去清洗。

寶寶越乾淨越健康?兒科醫生:這5處地方不要洗得太乾淨,否則容易發炎生病

1、耳朵

有很多媽媽看不慣寶寶耳朵裡面有耳屎,特別想幫寶寶挖出來。但是挖耳屎這個動作看似簡單,但確實很容易出意外,挺危險的,因為孩子又不像大人那樣說不動就不動,又或者被人撞到,萬一弄破耳膜,後果可想而知。另外,寶寶耳道窄、皮膚免疫力脆弱,頻繁給他掏耳屎,還有可能會引起外耳道炎。

耳屎是耳朵的分泌物,能起到保護耳朵的作用,可以阻隔水、微生物、小蟲子等進入耳朵內。一般情況下,如果耳屎太多了,耳朵會自己排出去,特別是油性耳屎,多了直接就流出來了,只需要把流出來的部分用棉簽輕輕亂走即可。

寶寶越乾淨越健康?兒科醫生:這5處地方不要洗得太乾淨,否則容易發炎生病

2、肚臍——

寶寶出生時臍帶會被剪斷,這個時候小肚臍是一個開放的狀態,爸媽一看又雙叒叕慌了:咋整?

醫生會在隨後給寶寶臍帶處夾上一個夾子,以免傷口暴露在外引起感染,一般會在寶寶出生後滿1天取下來。

說這句話的意思是,媽媽們別看到寶寶臍帶處有點髒,就忍不住了,在醫生沒有把夾子取下來之前,不要擅自去動。

「取下來之後可以動了吧?」

也還沒,在寶寶臍帶沒有完全脫落之前,都不要去碰。就算夾子取了,還是會持續幾天腫脹,然後臍帶才會慢慢失去水分變得枯萎,差不多要半個月以上才能完全脫落。

爸媽不光在給寶寶穿紙尿褲時要注意,不要覆蓋住肚臍上側,更不能在寶寶肚臍沒完全長好之前沾水。

也就是說,在寶寶臍帶脫落之前,給寶寶洗澡要用擦浴的方式,還要小心避開寶寶肚臍的位置。

一時的髒、滲出液體或偶爾流血,媽媽們就忍忍吧,安全第一,實在污垢多,可以參考處理囟門結痂的辦法。

這裡的重點是:不要沾水,不要手欠去摳,但可以用碘伏給臍帶消毒的。

寶寶越乾淨越健康?兒科醫生:這5處地方不要洗得太乾淨,否則容易發炎生病

3、鼻子——

一般來說,寶寶有點兒鼻涕鼻屎的,正常,沒必要刻意去清理。相反,寶寶們鼻腔短、鼻粘膜嬌嫩、也沒有鼻毛保護,很多時候鼻屎鼻涕反而是道天然保護屏障。

再說了,大部分鼻屎都會隨著寶寶的呼吸和動來動去自行脫落。如果媽媽看著鼻屎鼻涕不爽,經常去挖去清潔的話,鼻粘膜反而會受到刺激,更容易流鼻涕和發癢,鼻屎也更多。

要是再來個方法不對,還可能會讓鼻黏膜受傷甚至出血,然後寶寶們又很會看樣學樣,以後也會自己去挖鼻子……還有完沒完了?

如果寶寶的鼻屎多到影響睡覺、吃奶了,才需要處理一下。

媽媽可以讓寶寶躺著,先用生理鹽水噴或滴來軟化鼻屎,最後再用棉簽或擰成條的紙巾慢慢把軟化的鼻屎旋出來;也可以用吸鼻器來清潔。

這裡的重點是:鼻子清潔僅限於鼻孔附近,不能太深入,只處理肉眼可見的鼻屎或鼻涕。

寶寶越乾淨越健康?兒科醫生:這5處地方不要洗得太乾淨,否則容易發炎生病

4、囟門——

如果說新生兒是嫩豆腐一塊,嫩到有的爸爸甚至都不太敢抱,囟門就是嫩豆腐中的VIP,更要小心翼翼去呵護。

囟門就是新生兒頭上2個柔軟的區域,分為前囟和後囟。為啥會有這玩意兒?這是未成熟的顱骨為繼續生長預留的空間呢。

1/2
下一頁
玉兒 • 210次觀看
玉兒 • 80次觀看
玉兒 • 90次觀看
玉兒 • 40次觀看
玉兒 • 190次觀看
玉兒 • 140次觀看
玉兒 • 370次觀看
玉兒 • 270次觀看
玉兒 • 60次觀看
玉兒 • 420次觀看
玉兒 • 280次觀看
玉兒 • 280次觀看
匡彪堂 • 50次觀看
玉兒 • 30次觀看
玉兒 • 270次觀看
玉兒 • 140次觀看
玉兒 • 420次觀看
玉兒 • 2K次觀看
玉兒 • 130次觀看
玉兒 • 2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