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睡覺流口水要防止面癱、腦血栓,看看如何預防
原創 愛問360 2017-05-03 09:55:04
如今很多成年人睡覺也會流口水,有可能是姿勢不當引起的,比如趴在桌子上,側臥都比較容易流口水。但是如果長期這樣那就可能是疾病引起的,那就需要注意了,那麼,哪些因素會導致流口水呢,和小編來看看。
【更多第一手資訊可以前往我們的公號:愛問360】

睡覺流口水是什麼原因
1、前牙畸形
牙齒畸形會造成睡覺時流口水。特別是凸面型牙齒畸形的病人,前牙向前凸出較明顯,常出現開唇露齒,睡覺時唇部非常難完全覆蓋前牙面,常出現開唇露齒,上下唇常自然分開,就容易流口水。此類病人最好盡快矯正牙齒。
2、口腔衛生
睡覺時流口水,有鹹味,枕巾呈淡黃色,非常可能是由於口腔衛生不良,積存食物殘渣,地久天長牙石較多,造成牙齦發炎,乃至牙齦少量出血。因此睡覺時流出口水有鹹味,呈淡黃色。
因為口腔裡的溫度和濕度最適合細菌的繁殖,所以牙縫和牙面上的食物殘渣或糖類物質的積存,容易引起細菌在口腔裡繁殖,容易發生齲齒、牙周病,炎症會增進唾液分泌。
3、睡姿錯誤
如果我們在睡覺的時候,姿勢不正確,從而使得腮部受到壓迫,導致嘴唇不能合攏,而容易出現流口水的情況。
4、神經障礙
一些渾身性疾病也可能造成睡覺時流口水,唾液分泌的調節完全是神經反射性的,所謂畫餅充飢,就是日常生活中條件反射性唾液分泌的一個例子。所以神經調節發生障礙,也可產生睡覺時流口水的情況。一些神經官能症或其他可能造成植物神經紊亂的渾身疾病病人,睡覺時可能出現副交感神經異常興奮的情況,可使大腦發出錯誤信號,造成唾液分泌增加。
5、睡覺流口水可能是脾虛
從中醫角度而言,人體內的五髒對應著五種體液,其中脾對應的是口水。當脾髒氣血虧虛、功能虛弱時,就無法控制口水,就會出現口水自動流出的情況。如果把口腔潰瘍、面部肌肉失控等疾病因素排除掉,那麼睡覺總流口水,原因多是中醫裡說的脾虛。
脾虛的人除了流口水,還可能伴有面色萎黃、精神疲憊、心情抑鬱等症狀。此外,脾虛的人往往還會有氣短、食欲不振等問題,這是因為脾為後天之本,「負責」將我們吃下去的食物轉化成營養物質,再輸送到全身。一旦脾的功能衰弱了,全身缺乏能量,就會出現上述症狀。
【脾胃失調引起的流口水現象可以通過食療的方法來治療,下面為大家介紹一款食療方。】
四寶粥

四寶粥也具有健脾益氣、養血安神的作用。所謂四寶,就是粥裡的桂圓、紅棗、山藥、糯米四大寶貝。它們雖然很常見,但療效卻不一般。
桂圓和紅棗都是補益身體的上好佳品,但是如果服用過多,就容易導致脹氣、上火等症狀。
這時在粥裡加一些薏仁就可以避免上述症狀,因為薏仁可以健脾利濕,解膩去脂。
堅持喝上一段四寶粥,脾虛的毛病~般就會得到根治,因脾虛導致的各種症狀也會得到相應的改善,如睡覺變踏實了、尿量增多了、腹瀉停止了,整個人精神多了,氣色也會變好很多。
原料
桂圓、紅棗、山藥、薏仁各25克,糯米100克,水、冰糖適量。
方法
1、把桂圓、紅棗、薏仁、糯米用溫水泡1小時左右,然後加水熬煮。
2、快煮熟時,再加山藥煮成粥,用冰糖調味。
老人睡覺流口水更不能忽視
【比起年輕人,中老年人出現流口水的現象,更多是因為某些疾病。身為子女,要多注意老人的睡眠狀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