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尉、司徒、司空被合稱為「三公」,名義上是允許參政議政,治理國家,實際是獎賞大臣,贈送或者加封的官職,平時鮮少出現,只有祭祀時有所作用。
天策上將官職是在三公之上,三師之下,但它卻是武官之首。
唐太宗李世民,當時在武德四年立下赫赫戰功,其父唐朝開國皇帝李淵認為,此時李世民已經是秦王爵位,且官居太尉兼尚書令。
多重榮譽加身的李世民,已經沒有官職可彰顯其尊貴榮耀,於是便設立了天策上將這一官職。
但這個職位,隨著後來李世民登基為帝,在唐朝時期再無人被冊封過。
可以看出唐朝正一品的官職,基本都是用於追封逝去的功臣、元老,一般在位的大臣鮮少有人獲此官職,除非是舉世聞名,難得的將才。
但在唐初,長孫無忌就曾被授予太尉一職。
從一品官職
從一品官職有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這三個官職,顧名思義便是太子的師傅。
此外,還有文散官,武散官也同屬於從一品官職,文散官為開府儀同三司,開府儀同三司是指可使用自己的名義,來自置幕府以及幕僚的部署,與「三公」的待遇相差無異。
武散官則是驃騎大將軍。驃騎大將軍是自西漢開始設立,對軍中立有大功的重臣,皇帝會授予大將軍或者驃騎大將軍的稱號。
當時漢武帝將衛青封為大將軍,少年有為的霍去病,則被封為驃騎大將軍,這一官職是唐朝當時武散官的最高等級。
正二品官職
正二品官職有尚書令、大行台尚書令;文散官為特進,武散官為輔國大將軍。
因為之前提到李世民曾任過尚書令一職,因此尚書令這個職位,自此就無人再任。
大行台尚書令,從前是掌握軍政事務的,也是因李世民曾擔任過的職位,於是後面就被廢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