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榮格
「意識」很好理解,就是人腦對外部世界的覺察,「個人無意識」可以理解為「潛意識」,也就是我們有時候無意識的行為,和狀態上自動化,而「集體無意識」也就是通常我們說的「集體潛意識」,則是一種先天的普遍一致的深層心理意識,它來自於整個家族,民族乃至全人類的歷史沉積,通過人類的繁衍和社會的推動,對每個人類個體都有著很大的影響,但是我們卻很難感受到它的存在。
集體潛意識
榮格認為,集體潛意識就是我們的人格或心靈結構最底層的意識,是在生物進化和文化歷史發展過程中,所獲得的心理上的「沉澱物」,是包括人類祖先在內的世世代代的活動方式和經驗,和庫存在人腦結構中的遺傳痕跡。
就像動物會將生存技能,避險意識一代代傳承下去一樣,古代的動物生下來就有領地意識,到了現代,很多動物竟然還能意識到人類獵槍的威力,會主動避讓,這也是一種集體潛意識行為。
懼怕獵槍的黑熊
從1913年以來,榮格就一直致力於研究集體潛意識,但是他遇到了很多困難,因為即便作為心理學家,他也無法感知到自己的集體潛意識,如果無法感知到,就無法具體去描述這種意識,那麼這種理論,就只能是一種學說。
在苦苦研究了15年仍然無果後,1928年,榮格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從好友衛禮賢那裡得到了一本中國「奇書」,衛禮賢起初是以一名德國傳教士的身份來到中國,當他來到青島後,被中國文化深深吸引,變成了一名中國文化的狂熱推崇者,人生的一半時間都在中國度過,他翻譯了上百種中國古代文化經典,包括《老子》,《莊子》,《論語》,《易經》等,當他看到了道家的一本名為的書後,覺得此書對榮格的研究一定有幫助,遂翻譯後贈予榮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