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能這麼做。
對父兄,對天下百姓來說。
目前由顧淮做皇帝,對他們最有利。
於是,我繼續忍著厭惡,伸出手,輕輕把顧淮摟在懷裡。
我輕輕地說:「皇上,妾是這宮裡的淑妃,妾會陪著您的。」
顧淮抱緊了我,輕輕抽泣。
個中意味,我懂,他也懂。
我會陪著他。
但我們終歸回不去。
12
我父兄以最快的速度趕到了前線。
以雷霆之勢,壓制了對方。
形勢慢慢好轉,對我方越來越有利,假以時日,定會勝利。
消息傳來,顧淮放鬆下來。
勁一松,疲憊久已的他病倒了。
我一直近身服侍。
我的細心照顧緩解了他失妻失子之痛。
將他從脆弱中拔了出來。
隨著北疆的形勢越來越好。
顧淮也慢慢好轉。
他經常盯著我看,若有所思。
有時候,會握緊拳頭敲牆,敲桌子,傳達不滿和憤恨。
那個樣子,像極了後悔的樣子。
對此,我都裝作不見。
就做好一個淑妃的本分。
等他身體好得差不多,我就告了假。
以身體不適為由,躲在我的宮裡不再出來。
因為我知道他要開始清算了。好過來的他,腦子開始飛速運轉。
前方已穩,他盯上了後宮。
李薇不能白死。
他秘密招來了所有參與產科的太醫。
讓他們逐個分析皇后生產死亡案例。
那些太醫顧慮很多,給的說法大多是皇后氣火攻心,難產而亡,小皇子也是因為宮內不良,導致的窒息。
顧淮不信。
他把他們單獨關起來,一個個地審。
終於,在一個新近入宮的小太醫嘴裡,聽到了不一樣的說法。
她認為,不能僅僅停留在皇后一個人的死因上。
她說,自她入太醫院以來,她詳細看了所有的後宮脈案。
發現了一個規律,除了貴妃,那些被斷為懷男胎的妃嬪比懷女胎的更不容易保住胎。
就這一句話,就夠了。
顧淮動用了大理寺來查。
真相很快就擺在了他面前。
那天,據說他面如死灰,形如枯枝。
當晚,他把我召喚到御書房。
他問我:「允兒,你說,這是報應嗎?」
「皇后之位本應是你的,我卻把你降後為妃,把李薇扶上了後位。」
「結果,皇后死了,皇兒也死了,這是在告訴朕,朕違背天意,老天來懲罰朕嗎?」
我說:「您是天子,老天只會喜歡您,助力您,護佑您,怎麼會懲罰您呢?」
看他接受度還行。
我又低聲囁嚅:「皇上,大理寺不是查明,宮裡這滅男胎是人為嗎。」
話遞到就好,顧淮自會下定決心。不久,太皇太后去行宮養老。
她出發前,我去看望她。
她不甘地看著我說:「你倒是個命好的,被拉下後位,沒心沒肺沒城府,活得還挺好,沒傷到身子,還得了皇上的心。」
我磕頭謝太后教誨。
她氣得不行,她說,我慣會這樣讓人閉嘴。
我能說啥,繼續磕頭。
再怎麼樣,她也是皇上的奶奶。
即使被移走了,那也不能得罪。
氣氣就挺好。
嘎嘎。
但對於聶寰兒,我就不客氣了。
顧淮念在她只是知罪,沒有具體實施犯罪,而且有孕在身,只把她打入冷宮。
我覺得顧淮對聶寰兒就是高舉輕放,他就是被她伺候舒服了,不捨得把她出宮,也不捨得把她賜死。
待她生下孩子,找個由頭就會把她接回來。
那哪行啊。
這一世我和她很少交集,但上一世她可沒少讓我嫉妒吃醋,我那一胎,就是和她爭鬥氣沒的。
這一世,我自然要為我被迫無法降臨世間的孩兒報仇。
我把聶寰兒在冷宮過得很好的消息放了出去,傳她胎養得很好。
那些被她和太皇太后害過的妃嬪炸了!
她們的父兄聯合起來要求顧淮重懲聶寰兒。
沒幾日,聶寰兒就在冷宮滑了胎,她也因失血過多而亡,其所出皇長子記在了德妃名下。宮裡殺了一批人,換了一大批人。
顧淮最喜歡的兩個女人都沒了。
但他還有一後宮的女人。
在這些女人中,我最看好德妃,德妃的父親是一品大員。
顧淮再不願意。
這天下,不是他老顧家的,本質上是顧家與一眾大臣的天下。
君臣彼此制約,社稷才能安穩。
13
宮裡苦氣了很久。
直到前方傳來得勝的消息,苦氣才散去。
這一次勝利意義重大,停戰協議簽了二十年。我早已得知消息,我的父兄三人活得好好的,一個都沒有受傷。
我弟弟因為被我強行留下來,沒與父兄共同戰鬥,他寫信抱怨於我。
我回覆說:「戰場會有的。」
我父兄要回來了。
顧淮要設宴為功臣接風洗塵。
宴席的前一天,他來到我宮中。
那時我剛剛寫完一本心經。
他拿起來看了很久。
拉著我坐下。
深情地對我說:「允兒,我要立你為後,就在明天為你父兄的慶功宴上宣布。」
「這是你應得的,早就該得的,之前是我私心作祟,委屈了你。現在一切回歸正軌,我要你成為皇后,與我共享天下。」
「我要你成為我的枕邊人,陪我白頭到老。」
「我們生個皇兒,他會成為這天下最尊貴的人。」
真夠大方的,皇后之位給,皇位也給。
可我怎麼敢要?
我把手輕輕拉了出來。
兩世以來,我得到的最深切的認知就是,人一旦有了權力,人就會變。
而顧淮,是這天下最有權力的人。
他可以隨心所欲,他可以為所欲為。
比如,我明明是他的未婚妻,先皇,也就是他爹給他賜的婚。
可他一登基,就把我降為妃。
比如,北疆危急時刻,他居然不用我父兄,敢想像嗎,他把生死存亡演繹成了為愛獻禮。
這,太可怕了。
雖然他總體上是個好君主,但他不是個值得信任和託付的人。
現在,他失了李薇,失了聶寰兒,又在我父兄光芒的加持下,覺得我好,立我為後。
明天呢,出現另一個李薇呢,不是危言聳聽,隨時的事,他再把我扒拉下來?
而且就算他最愛李薇的時候,他還不是沒少找聶寰兒侍寢。
太皇太后滅了不少男胎,後宮跑的公主可不少。
重來一世,我清醒得很。
我不想做他的妻子,一點也不想啦。
但我不能如實說啊。
我得裝。
我先跪下磕頭謝恩。
我說:「謝皇上恩賜,但臣妾不配為後。」
顧淮說:「允兒,你若不配,放眼天下,誰配?」
「論貌,你端莊柔美;論賢,你善良本分;論家世背景,你是將軍的女兒,父兄為社稷立下汗馬功勞……」
等他夸完我。
我才難過地說:「臣妾子嗣艱難,無法為皇上誕下嫡子。」
「臣妾找過很多太醫,都是這麼說,包括上次立功的女太醫,她也是這麼說的。」
顧淮吃驚,但拉起我的手說:「允兒,這不是問題,這後宮所有的孩兒都是朕的,也都是你的,你想讓哪個作為嫡子,朕就立他為太子。」
去他媽的,我噁心了一下。
孩子都是你的不假?你提供了孩子一半原材料,但跟我有什麼關係?人家都有自己的娘。
但我不能這麼說,我說:「謝皇上愛憐,但母儀天下雖尊貴無比,卻也責任過於重大,容妾想想,妾實是怕德能不足,擔負不起。」
他無聲地把我摟在懷裡。
他想留下來。
就在我想,不差這最後一哆嗦了,就忍了與他這僅有的一次吧。
外面小太監又開始大呼小叫,說大皇子發燒了,請皇上趕緊去看看。
大皇子是目前唯一的皇子,無比珍貴。
顧淮趕緊去了。
當晚,他留在了德妃那裡。
聽說,夜裡叫了好幾次水。你看,我沒說錯吧。
我看好德妃。
當然,老天爺也要感謝的, 他老人家真的愛我,一次都不想讓顧淮沾污我。
我嘎嘎地笑了很久。
想想父兄明天就能見到了,一夜難眠,興奮的。
14
第二天,居功至偉的父兄, 什麼都不要,用天大的軍功只換了我出宮。
他們說得清楚,在戰場見了太多死亡。
實在不想讓膽小的女兒(妹妹)與自己分開了。
他們想把我帶到身邊, 一家人在一起。
他們主動交出軍權。
他們表示,只要有需要,他們隨時聽陛下召喚,若有召, 召必回。
顧淮十分震驚, 但他也知道這是最好的結果。
經歷了二次換帥的風波,我父兄在民間聲望如天。
退「後」的事情不能來第二次了。
他昨天一衝動, 說要立我為後, 去了德妃那, 就宿在那, 這表示他在後悔。
今天我父兄遞了台階, 他立刻下了。
他沒二次違約。
我不管他是否又背叛了我。
我歡天喜地地出了宮。
我們既沒去江南,也沒去北疆。
就作為普通人,在京城安住, 在顧淮的眼皮子底下, 讓他隨時看到安心。
挺好, 我們兄妹弟四人,恣意地打牌, 捉鳥,打架……
做著底線內所有快活的事情。
15
顧淮在登基的第十年, 薨了。
至死,他未再立後。
德妃運氣不好,盛寵了好幾年,只得了幾個女兒,宮裡的公主太多了,不珍貴。
除了李薇留下的長公主, 顧淮當回事,其他女兒, 不在他心上。
德妃不甘心, 她一直懷, 但她懷一個,就能成功生下一個, 沒有人算計迫害,賴不到誰,就是命中無子。
沒有生下皇子,大皇子就成了顧淮唯一的兒子。
顧淮死後, 傳位給大皇子, 由太皇太后垂簾聽政至大皇子十五歲。
德妃被封為太后,不得干政。
都算圓滿。
我在他薨的第二年,成婚。
嫁給哥哥的好友, 一個被戰爭耽誤了婚姻的好兒男。
兩個哥哥與弟弟也陸續成了家。
老父親樂得不得了。
歷經三朝,數次功高蓋主的老將軍,終於迎來全家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