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被發現腎衰後,一透析就很容易去世?醫生終於不再隱瞞

2025-05-21     奚芝厚     反饋
2/4
有一項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腎病科做的數據顯示,那些在透析前三個月內白蛋白低於30g/L的患者,其透析啟動後半年內死亡率高達31%。

這個比例說出來嚇死人,而死因里,排第一的不是感染,也不是出血,是心源性休克。

這背後其實不是單純心臟的問題,而是電解質失衡 + 血容量不穩 + 老年自主神經反射差幾件事湊一塊,搞垮了整個循環系統。

血鉀就是個典型例子。

有些腎衰病人一直吃低鉀飲食,結果透析前一查鉀只有3.0甚至更低,一上機透析液還是低鉀配方,直接把鉀洗掉得更厲害。

血鉀掉得快了,心肌細胞動作電位紊亂,輕則心律不齊,重則心臟驟停。

有些人沒等透析下機,人在機子上就出事了。

這不是透析「洗壞」的,而是「透前」沒評估好。

臨床上很多急救透析的案例,事後復盤都能發現早就有警報了,但沒被當回事。

再講個更冷門的角度,透析對大腦灌注壓的影響。

很多腎衰病人是老年人,原本就腦供血不太好。

一透析過程中血壓下降20~30mmHg是很常見的事,但問題是腦血管不夠「聰明」,調節能力弱,一旦血壓掉下去腦灌注就跟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