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曾以為秦始皇陵只是埋藏一具屍骨,後來才知道,它可能是一座殺人不見血的地宮。
2000年前的機關,至今沒人敢碰,理由?進去三秒,活不過。
一座帝陵,不是為了安葬,而是為了震懾
統一六國的第二年,秦始皇做的第一件事,不是修長城,而是修墓。
不是突發奇想,而是計劃已久。
公元前247年,嬴政剛繼位,十三歲,第二年,就調人修陵。
這不是普通的墓地,不是宗廟、不是王陵,更不是祖墳,是一座戰爭結束之後的絕對權力象徵,是他活著時,宏大的一件工程,也是他死後,唯一能控制天下的方式。
在那個時間節點,修墓不只是自保,更是一種統治延續的手段,「帝王永生」也是政治技術。
陵墓坐落在驪山北麓,規模超出任何前朝,封土直徑超400米,高超過70米,地下布局遠比地面複雜百倍。
有人說它像個迷宮,更準確的說法是,它是一座有序的地下城市,有街道、有建築、有軍隊、有機關,有殺人於無形的系統。
《史記》寫得直白:修陵動員了七十萬人。
什麼概念?當時全國總人口約兩千萬。
七十萬人,相當於全國成年男丁的5%左右被強制徵調,終年勞作,有的建城牆,有的掘墓穴,有的運銅汞,有的裝機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