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的生存環境使瓦剌人形成了獨特的軍事優勢。
他們從小在馬背上長大,射箭、騎術都是基本功。每個成年男子都能成為一名出色的戰士。
他們的營地可以在一天之內拆卸完畢並遷移到幾十里外的地方,這種機動性讓農耕民族很難應對。
元朝滅亡後的幾十年間,瓦剌部落不斷擴張自己的勢力範圍。
他們通過掠奪和征服,獲取了大量的牛羊和戰馬,部落規模越來越大。
被瓦剌征服的小部落要麼被吸收,要麼被趕到偏遠地區。到了15世紀初,瓦剌已經成為北方草原上不可忽視的力量。
明帝國的強力回應
瓦剌勢力的壯大引起了明朝的警惕。
明成祖朱棣對北方邊境的威脅尤為關注。作為一個曾經在北方邊疆擔任軍事長官的皇帝,朱棣很清楚游牧民族的威脅。
1410年,朱棣親自率軍北征,對瓦剌施以沉重打擊。
朱棣帶領的明軍裝備精良,不僅有騎兵,還有步兵和火器部隊。
瓦剌雖然驍勇,但在裝備和人數上處於劣勢,最終敗北。
僅僅四年後的1414年,明成祖又一次親征北方,這次的目標是與瓦剌聯盟的韃靼。
連續的軍事行動表明了明朝對北方邊境安全的重視。
這兩次北征暫時遏制了瓦剌的擴張步伐,迫使他們退回到更遠的草原地帶。
朱棣的軍事行動雖然取得了勝利,但並沒有徹底消滅瓦剌。
草原遼闊,游牧民族可以輕易地轉移到明軍觸及不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