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讓明朝頭疼的「瓦剌」,如今演變成了哪個民族?你可能想不到

2025-05-08     花峰婉     反饋
3/4
明朝的後勤補給線越拉越長,難以在草原上維持長期作戰。最終,明軍只能在取得階段性勝利後撤回。

這段時期,瓦剌雖然遭受挫折,但也積累了與強大農耕帝國作戰的經驗。

他們學會了避開明軍的主力,採取游擊戰術,消耗明軍的戰鬥意志。這些經驗為日後的反擊奠定了基礎。

脫歡的政治謀略

到了1434年,瓦剌出現了一位傑出的領袖——脫歡。

與單純依靠武力的前任不同,脫歡更懂得政治謀略的重要性。

他看到了單靠瓦剌一族難以對抗明帝國,需要整合北方草原上的各種力量。

脫歡採取了一個巧妙的策略:擁立有蒙古黃金血統的元室後裔脫脫不花為大汗。

這一手"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做法,讓脫歡能夠以脫脫不花的名義號令草原各部。

對於崇尚血統的蒙古各部落來說,元朝皇室的後裔具有天然的權威性。

脫歡不僅僅依靠政治操作,還積極推動聯姻政策。

他將自己的女兒嫁給東蒙古的重要部落首領,通過姻親關係拉攏盟友。

這種婚姻外交在游牧民族中非常有效,它建立了比單純的政治聯盟更牢固的關係。

在脫歡的領導下,瓦剌開始了更加系統的發展。

他改善了部落內部的組織結構,建立了更加穩定的政權。

脫歡還注重經濟發展,鼓勵部落成員進行貿易活動,與周邊地區交換物資。草原上的牛羊、皮毛與中原的絲綢、茶葉等商品形成了互補。

脫歡的外交手段也非常高明。他一方面與明朝保持有限的和平關係,獲取貿易利益;另一方面又不斷壯大自己的軍事力量,為將來的擴張做準備。

脫歡的政策讓瓦剌在短短几年內成長為北方最強大的勢力。

土木堡之變

脫歡的兒子也先繼承了父親的事業,並將瓦剌的力量推向了頂峰。

也先比他父親更加果斷,也更具野心。他不滿足於僅僅控制草原,而是將目光投向了富饒的中原地區。

1449年,也先抓住了一個絕佳的機會。當時明英宗朱祁鎮剛剛親政,年輕氣盛又缺乏經驗。

在太監王振的慫恿下,朱祁鎮決定親征北方,討伐日益強大的瓦剌。

明軍浩浩蕩蕩北上,帶著大量不必要的物資和隨行人員,行軍速度極慢。

也先早已得到明軍北上的情報。他沒有按照常規迎戰或撤退,而是採取了一個大膽的策略:誘敵深入。

瓦剌騎兵不斷在明軍前方出現又迅速消失,引導明軍進入缺水的地區。等到明軍疲憊不堪時,也先才下令發動總攻。

土木堡一戰,瓦剌騎兵如狼似虎,將明軍包圍在乾涸的河谷中。明軍士兵又渴又累,戰鬥力大大下降。

最終,明英宗被俘,隨行的大批文武官員或死或被俘。這次勝利讓也先名聲大噪,瓦剌的威名傳遍了整個東亞。

然而,也先面臨一個兩難的抉擇:是殺死明英宗,扶立傀儡;還是將他作為談判籌碼?最終,他選擇了後者。

但明朝內部已經擁立了新皇帝——景帝朱祁鈺,並沒有因為英宗被俘而屈服。

1450年,在軍事和政治壓力下,也先被迫釋放明英宗回京。

這個決定雖然讓也先失去了一個重要籌碼,但也避免了與明朝的全面戰爭。

畢竟,即使瓦剌再強大,也難以與擁有龐大人口和資源的明帝國長期對抗。

短暫榮光與迅速衰落

土木堡之戰後,也先的野心進一步膨脹。他不再滿足於做幕後操縱者,而是親自爭奪大權。

與脫脫不花在太子立儲問題上發生衝突後,也先命人殺死了這位名義上的大汗。

也先自立為汗,稱"天聖大可汗",國號"添元"。

這個舉動表明他想要恢復蒙古帝國的榮光,甚至夢想征服中原。
奚芝厚 • 289K次觀看
舒黛葉 • 43K次觀看
奚芝厚 • 9K次觀看
舒黛葉 • 11K次觀看
福寶寶 • 52K次觀看
奚芝厚 • 5K次觀看
舒黛葉 • 19K次觀看
喬峰傳 • 6K次觀看
舒黛葉 • 5K次觀看
舒黛葉 • 9K次觀看
舒黛葉 • 38K次觀看
舒黛葉 • 15K次觀看
奚芝厚 • 3K次觀看
舒黛葉 • 8K次觀看
花峰婉 • 3K次觀看
呂純弘 • 18K次觀看
舒黛葉 • 9K次觀看
奚芝厚 • 3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
舒黛葉 • 2K次觀看
舒黛葉 • 2K次觀看
舒黛葉 • 15K次觀看
舒黛葉 • 14K次觀看
舒黛葉 • 24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