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最長壽的諸侯國,一直苟到秦漢三國都沒了,它還存在

2025-05-09     花峰婉     反饋
4/4
但衛國的傳奇還未結束,衛國宗室有位後裔衛滿,在戰國末年來到燕國為將,燕國被滅掉以後,衛滿便率領部下與族眾東渡浿水進入朝鮮半島,投靠商朝後裔建立的箕子朝鮮,並逐漸坐大滅掉箕子取而代之。於是衛滿朝鮮又立國百餘年,直到漢武帝時才被漢朝滅掉。所以如今應該有很多韓國人是遠古衛人的苗裔,沒想到吧。

但衛國的傳奇還是沒有結束。劉邦本有「白馬之盟」,規定「非功臣不侯」,卻不料漢武帝因尊儒術,對儒家思想的「興滅國繼絕世」與「尊二王備三恪」也很有興趣,這種事所費不多,卻能拉攏讀書人,何樂而不為呢?於是在元鼎四年(前113年)封周文王之後(同時也是戰國時衛國公族子南氏之後)姬嘉為周子南君,封三千戶,封地三十里,以祭祀周朝先君(注4)。到了漢元帝時,儒教發展更盛,漢朝又將周子南君擢升為周承休侯,至漢成帝綏和元年(前8年)又升格為周承休公,封地也增加到百里(注5),東漢時又更名「衛公」,之後一直延續到魏晉,大約在永嘉之亂後才被滅國。也就是說,衛國竟然從西周時代斷斷續續一直挺到了東晉,總共近一千四百年,成為中國古代存續時間最長的國家,真可算獨一份!

注1:見《左傳·閔公二年》:「衛文公大布之衣,大帛之冠,務材訓農,通商惠工,敬教勸學,授方任能。元年革車三十乘,季年乃三百乘。」

注2:然而後人回首歷史,居然把衛國命運多舛推到了「鄭衛之音」身上,甚至說這些音樂是商紂時代留下來的詛咒。紂的一個樂師叫師延,為紂王作了「靡靡之樂」。武王進朝歌之時,他投濮水而死,可從此以後,他的樂曲就一直在水上飄蕩,據說誰聽了這聲音,「其國必削」。(見《韓非子·十過》)

注3:據《管子·大匡》記載,齊國割讓了這麼多土地給衛、邢,這也遭到了一些齊國大臣的反對,但管仲認為為了霸主的好名聲付出點代價是值得的。另外,邢國和衛國從黃河北岸遷到黃河東南岸鄰近齊國,也可以起到緩衝戎狄、屏藩齊國的作用,齊國不算虧。

注4:見《史記·孝武本紀》:「禮畢,天子遂至滎陽而還。過雒陽,下詔曰:『三代邈絕,遠矣難存。其以三十里地封周后為周子南君,以奉先王祀焉。』」

注5:此外,漢成帝還封了反秦烈士孔鮒(孔子八世孫)的後裔孔何齊為殷紹嘉侯,以祭祀殷商先君。不久,又晉封為殷紹嘉公,封地同樣百里。
奚芝厚 • 290K次觀看
舒黛葉 • 43K次觀看
奚芝厚 • 9K次觀看
舒黛葉 • 11K次觀看
福寶寶 • 52K次觀看
奚芝厚 • 5K次觀看
舒黛葉 • 19K次觀看
喬峰傳 • 6K次觀看
舒黛葉 • 5K次觀看
舒黛葉 • 9K次觀看
舒黛葉 • 38K次觀看
舒黛葉 • 15K次觀看
奚芝厚 • 3K次觀看
舒黛葉 • 8K次觀看
花峰婉 • 3K次觀看
呂純弘 • 18K次觀看
舒黛葉 • 9K次觀看
奚芝厚 • 3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
舒黛葉 • 2K次觀看
舒黛葉 • 2K次觀看
舒黛葉 • 15K次觀看
舒黛葉 • 14K次觀看
舒黛葉 • 24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