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最長壽的諸侯國,一直苟到秦漢三國都沒了,它還存在

2025-05-09     花峰婉     反饋
3/4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齊桓公讓各國人民深深體會到了華夏聯盟大家庭的溫暖。

另據《管子·小匡》記載,齊桓公為了抵禦戎狄,還組織諸侯們在河北戎狄之地與中原諸夏之間修築了許多城池與關塞,如五鹿、中牟、鄴、蓋與、社丘、晏、負夏、葵茲等。從某一方面來說,齊桓公可稱是中國北方防禦體系的締造者,無論戰國時的秦、趙、燕,還是秦皇漢武,皆是承其餘緒者。

正因為如此,據《國語》記載,這以後「天下諸侯知桓公之非為己私也,是故諸侯歸之。」《管子·小匡》也說:「是故天下之於桓公,遠國之民望如父母,近國之民從如流水」。《管子·霸形》則表示,從此,齊桓公「令固始行於天下矣。」

可惜,再多的情義也抵擋不過時間,二十多年後,當齊桓公的霸業灰飛煙滅,衛文公就轉身將自己同姓的難兄難弟邢國給滅了,從此獨霸河濟,北抗戎狄,國勢又有所強盛。但晉國稱霸後,挺進河濟平原,衛國又被大大壓縮了生存空間,再百餘年後,到了衛昭公時期(前431年—前426年在位),三晉強大,而衛國如小侯,淪為魏國的附屬,雖然人才輩出,為列國之最(如子路,李悝,商鞅,吳起,呂不韋,荊軻),但在政治上已無話語權,與亡國無異。但也許正因為它太弱了,所以列強也不屑滅它,加之衛國又主動降低自己的爵位,從公爵一路降為封君,成為魏的附屬國,故得以苟延殘喘,直到戰國末年為魏所滅;公元前241年,秦相呂不韋派大軍一連占領了魏國東部20城,置東郡,連帶又把衛故土占有,因衛乃其故國,於是「存亡繼絕」,把衛遷徙到野王縣,讓衛君在那裡繼續維持有名無實的君位。所以秦並天下,衛還能獨存。直到秦朝滅亡前夕的公元前209年,秦二世也不知抽了哪根筋,突然將衛君角廢為庶人,將衛國取消,衛國這才正式滅亡。但它已創造了一個記錄,即存國907年,是先秦時代國祚最長的一個國家。
奚芝厚 • 289K次觀看
舒黛葉 • 43K次觀看
奚芝厚 • 9K次觀看
舒黛葉 • 11K次觀看
福寶寶 • 52K次觀看
奚芝厚 • 5K次觀看
舒黛葉 • 19K次觀看
喬峰傳 • 6K次觀看
舒黛葉 • 5K次觀看
舒黛葉 • 9K次觀看
舒黛葉 • 38K次觀看
舒黛葉 • 15K次觀看
奚芝厚 • 3K次觀看
舒黛葉 • 8K次觀看
花峰婉 • 3K次觀看
呂純弘 • 18K次觀看
舒黛葉 • 9K次觀看
奚芝厚 • 3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
舒黛葉 • 2K次觀看
舒黛葉 • 2K次觀看
舒黛葉 • 15K次觀看
舒黛葉 • 14K次觀看
舒黛葉 • 24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