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十一月,隋文帝與宰臣謀議伐陳之策。
虢州刺史崔仲方提議,可以在長江下游的各沿江要地部署精兵,秘密準備渡江。另在成都、襄陽等地速造戰船,準備水戰。陳軍如果派精兵增援長江中上游,下游的隋軍即可乘虛渡江。陳軍如果按兵不動,上游隋軍則可順江東下,直取建康。
高熲提出了一個更狠毒的「消耗計劃」。
江南農作物的成熟時間比江南晚,高熲覺得可以利用這個時間差,在江南農忙而江北農閒時,徵發大軍,做出要渡江南攻的假象。
陳朝如果徵兵防備,必然會錯過農時、消耗儲糧。像這樣一而再,再而三的騷擾,陳朝會產生懈怠心理,以為又是在逗自己玩,不做防備。趁此機會,正好可以舉兵南渡,打他個出敵不意!
另外,南方天氣熱,陳朝官民儲積的物資,通常是放在竹片或茅草建造的房子裡。而不是像北方人將物資藏於地窖之中。
茅草房怕火,於是高熲建議,可遣小股人馬偷偷過江,順風放火,毀掉陳人財物。這樣反覆騷擾,不出兩年,陳朝就會財力俱盡。
吳州總管賀若弼的想法與高熲類似。他建議在揚州駐紮一萬人馬,隔一兩個月時間就換防,趁換防時,故意把動靜鬧大。南岸的陳軍起初肯定很緊張,反覆這般操作,時間長了,陳軍肯定會覺得隋軍只是瞎折騰,也就不管了。待時機成熟,突然出擊!
楊素等人也爭獻平陳之策,楊堅均予以採納。
隨後,楊堅任命秦王楊俊為山南道行軍元帥,率領水陸大軍十餘萬進駐漢口。又任命楊素為信州總管,駐守永安郡(治所在今湖北新州)。
楊素的任務是造船,為將來隋軍順江而下,掃平江南做準備。
同時,長江北岸的隋軍按計劃在邊境搞事。
消息很快傳到建康,有人提醒陳叔寶要加強軍備。
但陳叔寶卻不以為意,他自信地表示:「王氣在建康,當年北齊犯我三次,三次都是無功而返。北周兩次來犯,也被我們打的落荒而逃。想必無憂。」
繼續奏樂,繼續舞!
陳叔寶寵信的大臣孔范是個馬屁精,見陳叔寶這麼說,便附和道:「長江是天險,自古隔斷南北,隋兵除非長上翅膀飛渡,否則休想打過長江。一定邊將貪功,誇張戰報,虛多實少。妄言事態緊急而已。」
陳叔寶覺得孔范的話,說到自己心裡去了,認為長江不可逾越,有恃無恐,乾脆不再過問國事,仿佛亡國的威脅並不存在。
正事不幹,那陳叔寶平時幹什麼呢?
一個字概括:玩。
陳朝自陳霸先開國以來,內廷陳設非常簡陋。陳叔寶認為後宮過於樸素,不能金屋藏嬌,於是濫用民力,大興土木。
正所謂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宮殿修好後,陳叔寶沒事就叫上一幫文人,寫詞作曲。創作帶有色情意味的艷情詩。
文思遲緩、寫不出來的人,往往會被陳叔寶罰酒。寫得好的詩詞,則被譜上新曲子,交給宮女們學習、演唱、配舞表演。
陳叔寶通常會安排上千名宮女演唱那些靡靡之音。除了著名的《玉樹後庭花》,《臨春樂》也是經常表演的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