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霉的嘉慶帝:在位長達二十五年,卻處處透著詭異,大清註定要亡

2025-05-22     花峰婉     反饋
2/4
乾隆帝執政末期,由於土地嚴重不足,加之土地兼并嚴重,許多人只能以乞討為生,餓死者不在少數,乾隆帝為了彰顯盛世太平,選擇視而不見。

在當時的湖北、四川和陝西交界處,數百萬人開始向山區轉移,他們逐漸脫離了官府控制,成為了無業游民,在山裡以捕魚打獵為生。

但是,這顯然不足以養活人,加之山區貧瘠,可耕土地很少,導致餓死人的情況依然在發生。

這個時候,白蓮教應運而生,無數底層百姓迅速被感染。

白蓮教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很難說清楚,只知道它是摩尼教、彌勒教、道教和佛教混合而成,早在南宋時期就存在了,它崇奉「無生老母」與「彌勒佛」,宣揚造世論,提倡平均、互助等思想,雖然與封建制度背道而馳,對民眾的吸引力卻很大。

白蓮教出現後,百姓們都指望著被拯救,所以十分虔誠,讓幹什麼就幹什麼。

早在乾隆時期,白蓮教就爆發了幾次小規模起義,但都很快被平息,但乾隆帝沒有採取進一步措施遏制白蓮教發展,白蓮教便死灰復燃。

嘉慶元年(1796年)二月,白蓮教在湖北當陽一帶再次起義,但詭異的是,這一次規模很大,似乎就是為了給嘉慶帝搗亂似的。

很快,乾隆帝就派兵前去鎮壓,這一打就是三年,結果適得其反,白蓮教非但沒有被剿滅,反而人數越打越多,起義規模也越來越大,開始向周邊蔓延。

為什麼會這樣呢?

說到底,清朝承平日久,尤其到了乾隆帝後期,官場自上而下都滋生腐敗,軍隊也被腐蝕,士兵們只知道聽曲玩鳥,早就忘了怎麼打仗,結果一上戰場就一擊即潰。各個地方的軍隊在與白蓮教作戰時,根本不拚命,而是儘量驅趕白蓮教到其他地方,而不是與其直接交戰。

再一個就是,乾隆帝對白蓮教的重視程度不夠,他一生打了太多勝仗,誤以為白蓮教不過是區域性暴亂,成不了大氣候,並且大臣們也都想粉飾太平,不想讓他老人家心裡添堵。

於是乎,到嘉慶四年乾隆帝去世,白蓮教都沒有被平息,正式親政的嘉慶帝準備大展拳腳。

嘉慶帝親政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剷除和珅一黨,目的除了復仇之外,更在於清除執政障礙。

和珅很壞,他依仗乾隆帝的寵愛,擅權結黨,大肆撈錢,把官場搞得烏煙瘴氣,國庫的庫銀一年比一年少,他的個人財富卻一年比一年多,嘉慶帝深恨之。

原本,乾隆帝是積攢了不少錢財的,但到他去世時,基本上被揮霍一空了。

而嘉慶帝在殺了和珅之後,從和珅家抄出的巨額財富,解了他的燃眉之急,靠著這筆錢,嘉慶帝開始著手剿滅白蓮教。

04
奚芝厚 • 317K次觀看
舒黛葉 • 45K次觀看
奚芝厚 • 9K次觀看
舒黛葉 • 12K次觀看
福寶寶 • 52K次觀看
奚芝厚 • 5K次觀看
舒黛葉 • 20K次觀看
喬峰傳 • 6K次觀看
舒黛葉 • 5K次觀看
舒黛葉 • 9K次觀看
舒黛葉 • 38K次觀看
舒黛葉 • 15K次觀看
奚芝厚 • 3K次觀看
舒黛葉 • 8K次觀看
花峰婉 • 3K次觀看
呂純弘 • 19K次觀看
舒黛葉 • 9K次觀看
奚芝厚 • 3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
舒黛葉 • 2K次觀看
舒黛葉 • 2K次觀看
舒黛葉 • 15K次觀看
舒黛葉 • 14K次觀看
舒黛葉 • 24K次觀看